分散的重要性。重新思考LC系统应该如何归类

五十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通过减少固定相的颗粒大小来改善液相色谱的分离性能。
然而,只有当液相色谱仪提供与所使用的色谱柱体积有关的适当数量的柱外分散(带状扩散)时,才能实现这样做的好处。
分散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色谱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尽管这一事实,它经常被忽视。
关于带状扩散
当一个分析物带变得更宽时,所产生的色谱峰宽就会增加。这种更宽的分析物带导致了稀释效应,产生了峰高的降低,伴随着灵敏度和分辨率的下降。
反之,当带状扩散最小化时,可获得更窄的色谱带,从而使效率更高。
但我通常与我的销售代表谈 "压力"。
虽然传统的仪器销售材料经常大量强调压力/流速包络对分离的作用,但这些规格基本上对实际分离能力没有什么影响。相反,这些因素更多的是在一个给定的液相色谱系统上可以容纳什么直径的柱子或什么尺寸的颗粒。
事实上,由于试图适应高度流行的宽流速/压力包络规格,管道内径增加,这实际上损害了色谱性能,因为它增加了柱外分散。
那么,什么能给我更好的表现呢?
真正的分离性能是由系统的分散性和线性速度来决定的,对于给定的分析柱来说,线性速度可以产生最高的性能。
了解在选择LC系统时如何定义 "性能 "是很重要的。虽然目前的看法是 "功率范围 "是市场中的分界线,但 "分散性 "是最能代表一个系统分离性能能力的规格。
如何更好地对LC系统进行分类
因此,按照性能最大化的顺序,将LC系统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是合适的。
- 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系统的柱外分散度一般为30µL或更大,并被优化为运行颗粒大于3µm的4.6mm内径的柱子。典型的操作压力一般不超过6000 PSI,流速通常低于3.0 mL/min。
- UHPLC [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系统的额外柱子分散度一般在12 - 30 µL之间,并被优化为运行颗粒不小于2.5 µm的3.0 mm I.D.包装的柱子。典型的操作压力一般在6000至15000 PSI之间,流速通常低于2.0 mL/min。这些系统的分散性、压力和流速特性使它们非常适合现代2.7微米的固核柱。
- UPLC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系统的额外柱子分散度一般不超过12µL,并被优化为运行颗粒小于2.0µm的2.1mm内径的柱子。典型的操作压力一般在9,000到15,000 PSI之间,流速通常小于1.0 mL/min。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三类LC系统,以及分散性、系统可扩展性和运营成本如何为您下一步投资LC仪器提供参考。
什么是适合你的分析的四级LC?你有选择! See them here.
热门话题
ACQUITY QDa (17) bioanalysis (11) biologics (14) biopharma (26) biopharmaceutical (36) biotherapeutics (17) case study (17) chromatography (14) data integrity (22) food analysis (12) HPLC (15) LC-MS (22)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20) mass detection (16) mass spectrometry (MS) (54) method development (13) STEM (12) sustainability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