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美白产品。它们是化妆品还是药品?


鉴定化妆品中的皮肤美白剂

皮肤美白产品也被称为漂白霜、增白剂、皮肤增白剂或褪色霜,其作用是减少皮肤中一种叫做黑色素的色素。大多数人使用增白剂是为了治疗皮肤问题,如雀斑、老年斑、痤疮疤痕或与荷尔蒙有关的色斑。它也是一种用于淡化自然黑皮肤的技术。

跨国化妆品品牌已经找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根据研究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ts在2017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到2024年,全球皮肤美白的支出预计将增加两倍,达到312亿美元。在尼日利亚,该国77%的妇女使用皮肤美白剂,而多哥和塞内加尔分别为59%和27%。但据mosaicscience.com报道,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市场在亚太地区。

化妆品中的皮肤增白剂和美白剂通常用于产生更均匀的肤色,通常用于面部和颈部,但有时它们可以更广泛地用于较大面积的皮肤。这些产品可以作为改善外观的化妆品,或作为治疗皮肤病的疗法(即药物)向消费者销售。

从监管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化妆品和药品之间的区别很重要,因为除其他外,作为化妆品销售的产品不应含有活性药物成分(API)。否则,根据欧盟委员会第1223/2009号决议和美国FDA关于化妆品的规定,它们应该被归类为药品。一些非处方药或在线销售的面霜可能含有潜在的有害活性成分,如果不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会导致健康问题。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CPC)公司以及监管机构经常使用色谱法来测试护肤品成分,从原材料测试、配方和质量控制到安全和监管测试、识别假冒产品以及验证标签声明。

我们如何发现不仅仅是标签上所列的成分

在最近的一次 application note我们的科学团队调查了几种美白产品--由在线零售商作为化妆品销售--含有被禁止的活性药物成分,如氢醌、皮质类固醇和曲安奈德。

一些化妆品样品被检测出含有被禁止的皮肤增白剂。包装标签往往具有误导性,在某些情况下,标签或所附的产品信息中没有声明活性成分的存在,增加了消费者长期不当使用和产生不良副作用的可能性--因为化妆品通常在没有医疗监督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样品中选定的美白化合物的定量结果摘要和典型的使用浓度。MJ-1和MJ-2是在网上购买的。在欧盟和美国,皮质类固醇和曲安奈德被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氢醌的检测水平同时违反了欧盟和美国的规定。

这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化妆品的常规分析,以筛查皮肤增白剂,确保其符合监管和安全标准。

 

额外的资源。